Monday, May 13, 2013

在母親節,反思父母不偉大

昨日是母親節,facebook被頌母愛的留言洗版,香港報章蘋果日報反其道而行,以《決不認子 子尋亦舒40年》為頭版,翻炒這宗舊聞。面對母親這一角色,群眾的看法從來兩極,對於一般的母親,大家都非常闊綽,多以偉大、無私等詞形容,對於像亦舒這種「棄子」的媽媽(用上引號,因不知事情是否屬實,只看過近日相關幾篇報導,事實與否請自行研究),則會冠上狠母的惡名。然而母親(準確點是父母)很為偉大這概念,從來於我就是一個不解之謎。對於無微不至的親雙親,與其說是偉大,不如用盡責一詞更準確。

別人不知道,個人經驗來說,出生前未曾聽過神秘聲音問我道:「要不要來這世界?這是一件非常非常快樂的事」。把一切宗教意味拿開,一個生命的誕生,完全取決於一對男女兩人的決定,他們透過做愛,甚或人工受孕等方式憑空產出一個生命,而這即將誕生的一個自主生命體,在毫無選擇的餘地被帶到世上。正正因手握選擇這一大權,所以父母照顧子女一事,才屬責任多於義務。難聽點的說法是自己闖了禍,就要自己去承擔這一切衍生而來的責任。就像人從寵物店把買貓狗買回家,由交收那一刻開始,那小生命的生死全繫於主人,如照顧不善引致死傷自然是主人責任,即提供皇帝式享受,也難言偉大。曾經和別人討論過此類問題,不少指為人父母可以一走了之,所以當自己父母對自己供書教學理應感恩。事實上的確有不少失職父母(如近日報導中的亦舒),但如其歸功於對方偉大,其實更應該興幸自己碰到願意盡責的父母。

民間常說說父母前世欠了子女,他們今世來討債。這說法對了一半,「欠了子女」是真的,但這場債根本可以避免。這代人大多都以為夠基本生活便決定生育,往往忽略自己社會問題等大環境。像香港這種畸形社會,你把一個生命硬拖到世上,若他日子女問起為何讓自己出生在一個無公義無空間的社會,叫人情何以堪﹖無意把問題政治化,但的確寧做盛世犬是不少人的心態。

積極的人或者相信「只要活著已經是恩典」,但不要忘卻消極者大有人在,不計戰亂飢荒地區,世界各大城市每天數以百計人努力求死,寧可自己從不存在消失無形,他們或者衣食不缺,但就是生無可戀。或者他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,但何謂快樂是個沒有答案的難題,或者這種反對生育的態度太杞人憂天,但生命這回事本就是重要得難以承受任何風險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